2024年7月 第63页

  • 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

    数字素养,从现在开始。内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数字技术已无处不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为了适应这个时代,提高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我们必修的课程。最近发布的《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部署方面重点任务,向我们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提高数字素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数字技能,熟悉数字安全,掌握信息筛选的方法,并且要注重学习数字对职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保持竞争力。我相信,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这个时代中不被淘汰,而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数字素...

  • 华中农大通报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撤销职务,解聘

    华中农大通报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撤销职务,解聘

    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官方通报,该校教师黄某某因涉及学术不端等问题,已被撤销职务并解聘。这一决定是基于对黄某某学术行为的严格审查和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 权威机构数据及报告:1. 华中农业大学官方通报:详细列出了黄某某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2. 教育部学术诚信办公室报告:强调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政策,并提供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标准流程。3. 中国科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指南:提供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处理建议,为高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参考。 专业思路分析:1. 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

  • 最火爆专业成天坑,土木专业为何不香了?

    最火爆专业成天坑,土木专业为何不香了?

    2024年全国高校开学第一周,土木工程专业登上热搜。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后是清华大学辟谣停招土木工程专业,将其合并为大类专业招生。曾经炙手可热的土木工程,近年来正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天坑”专业:以前“分高者进”,现在招生爆冷,以前家长眼中的“香饽饽”,现在变成“提桶跑路”的尴尬。土木工程专业的巨大反差,也折射出高校专业撤立的囧境。招生遇冷,学生毕业即转行?2023年高招季,一名考生以453分捡漏考上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网上引起一阵哗然。相较往年,该专业最低分、最低排位均出现大幅下滑...

  • 清华大学:数字联盟推动高教国际合作

    清华大学:数字联盟推动高教国际合作

    清华大学于2020年发起成立了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目前联盟由来自6个大洲15个国家的16所大学和5家在线教育机构组成,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高等教育体系。3年来,联盟围绕合作教学、能力建设、知识共享和公众宣传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一是创新合作教学,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全球共享。2021年春季学期,联盟启动了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提供了254门次国际课程,来自35所大学的14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2023年秋季学期,印度尼西亚高校近500名学生通过慕课平台选修课程,与中国25所高校选修同样课程的...

  • 教育部:举办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教育部:举办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央广网北京4月25日消息(记者果君)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教育部:举办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决定举办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展演活动)。本届展演活动的主题是“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分为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含戏曲)、朗诵五个项目;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含平面设计)、书法和篆刻、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手工艺制作(含剪纸、编织、刺绣、泥塑、综合材料等)四个项目。活动设优秀组织奖、艺术表演奖、艺术作品奖、优秀创作奖、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脆皮青年自嘲背后真问题:脆在心脑血管颈椎和心理

    脆皮青年自嘲背后真问题:脆在心脑血管颈椎和心理

    “脆皮年轻人”这个词已经从去年流行到了现在,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脆皮”经历:小跑着去拿外卖,结果腿抽筋了;伸个懒腰,结果脖子给扭了;打个哈欠,下巴给脱臼了……记者梳理“脆皮年轻人”的相关新闻后发现,这个词引发关注的源头是郑州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在一个月内收治了1700多名18-25岁的年轻人,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当年轻人在自嘲“脆皮”时,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有不少代表委员也表达了对年轻人身体健康的关切,并为此带来了相关的提案、建议。“脆”在心脑血管、颈椎和心理全国...

  • 能否为大龄博士放宽青年科学基金申报条件?基金委回应

    能否为大龄博士放宽青年科学基金申报条件?基金委回应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的“35岁/40岁门槛”是青年科研人员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近日,有网民在中国政府网留言,建议为“大龄”博士放宽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回应称,认真研究网民所提方案的合理性,推动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这名来自四川成都的网民留言提到,“以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条件均为男性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在渐进式延迟退休和鼓励青年从事科学研究的背景下,能否将限制年龄进行延长?”该网民发现,现在有许多同学是“大龄”刚毕业的博士,能否为大龄博士放宽青年科学基金...

  • 中消协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中消协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产品进入到中小学校园,吸引不少学生争相购买。其外形像一个打火机,内含有两根棒状的塑料管,号称通过吸入管中樟脑、薄荷等清凉的气味来刺激鼻腔和大脑,可以快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困倦。“鼻吸能量棒”的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新颖独特,易于流行。然而在“鼻吸能量棒”进入校园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有专家指出,随意将“鼻吸能量棒”插进鼻孔里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不仅可能带入细菌,而且会破坏鼻黏膜,轻则引起鼻炎,重则造成鼻腔溃疡、出血等。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和中小学生提高防范意识,...

  • 寒假出游玩法多

    寒假出游玩法多

    寒假来临,学生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寒假出游玩法多亲子游、研学游迎来出游高峰,呈现出“南北两头热”“南北互跨游”趋势,跟着课本游、出境研学游等产品备受青睐。南北互跨成趋势途牛旅游网近日发布的《2024寒假亲子游消费预测》显示,在寒假出游预订中,亲子游出游人次占比近54%,来自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杭州、深圳、天津、成都、沈阳、宁波等地的亲子游客展现出更为旺盛的出游热情。自2023年冬季以来,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其中,哈尔滨、长春、沈阳、牡丹江、吉林、漠河、白山、延边等成为亲子游的热门目的地,部分寒假团...

    常识 2024-07-04 544 0 寒假出游玩法多
  • 清华北大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

    清华北大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孙竞)1日,清华校园交通管理服务官方公众平台“行在清华”发布《关于我校师生员工畅行北京大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两校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自2024年1月1日起,清华北大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通知》称,结合校园管理实际情况,两校校门实行查验通行制。两校将交互身份核验信息,入校人员于校门经核验通过后可以步行或骑行入校。畅行互通的范围为在职教职工和学生(持学生证、工作证和校园卡人员)。学校将在本人同意后向对方提供身份证信息核验权限,逐步实现身份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