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作为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推出的一项惠民政策,备受社会关注,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地收取中介费可申请公租房”的谣言,不仅误导了公众,还扰乱了社会秩序,本文旨在澄清这一谣言,并详细介绍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及流程,帮助广大市民正确理解和申请公租房。
谣言解析:一地收取中介费可申请公租房?
有网民发布视频并配文称,通过支付中介费可以更容易地申请到公租房,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经多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官方辟谣,此类信息纯属诈骗信息,旨在骗取公众的钱财。
以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为例,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明确发布声明称,申请公租房必须严格按照官方发布的《青山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的通告》中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流程进行,任何非官方渠道获取的信息均为虚假信息,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公租房申请条件概览
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因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保方面:
- 申请人需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累计缴费达到一定年限,如3年以上。
-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申请人,社保缴费年限可适当缩短,如1年以上。
- 残疾人或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不受社保缴费年限限制。
2、住房方面:
- 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的自有住房。
- 未租住任何形式的保障性住房。
- 3年内未在本市转让过或因离婚分割过自有住房。
- 未领取购房补贴。
3、计生方面:
- 申请人及其配偶无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子女的行为,或虽有超生行为但已依法接受处理并满一定年限(如5年)。
4、户籍方面:
- 申请人需具有本市户籍,但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户籍的居民不能作为申请人,只能作为共同申请人。
- 特殊情况下,如申请人的配偶是现役军人且无本市户籍,或成年子女因服兵役、就读全日制学校而将户籍迁出本市的,可视为具有本市户籍。
公租房申请流程详解
公租房的申请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申请:
- 本地居民需在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报,其他人员在就业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报,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新就业人员或务工人员也可向所在单位申请。
2、申领表格:
- 申请人需领取并填写公租房申请表格,表格内容通常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状况、收入情况、住房状况等。
3、提交材料:
- 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户口簿、社保缴纳证明、收入证明、住房状况证明等相关材料,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并提供原件核对。
4、受理申请:
- 社区居委会或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将及时受理并作好登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将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内容和材料。
5、初审、复审、终审:
- 初审由社区居委会或所在单位在受理申请后一定期限内(如10个工作日)完成,符合条件的进行公示。
- 复审由区管委会或主管单位在收到申报材料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上报。
- 终审由市住建局对申请材料进行终审,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签署终审意见并盖章,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轮候配租。
6、配租与入住:
- 公租房采取公开摇号配租或按序轮候配租的方式,申请人根据申请时间和条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配租。
- 配租成功后,申请人需按照规定签订租赁合同,并缴纳租金及相关费用后入住。
关于中介费的澄清
在公租房申请过程中,官方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为办理申请手续,也从未收取过任何形式的中介费,任何声称可以通过支付中介费来申请公租房的信息都是虚假的,市民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但在公租房申请领域,并不存在合法的中介服务,因此也不应支付任何中介费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