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摩羯为何四次登陆及其后续影响

访客 百科 2024-09-09 138 0

台风“摩羯”四次登陆的成因与后续深远影响

2024年,台风“摩羯”以其罕见的四次登陆路径和强大的破坏力,成为了全球气象界关注的焦点,作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摩羯”不仅刷新了多项记录,还给菲律宾、中国、越南等多个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害,本文将深入探讨“摩羯”为何能够四次登陆,并分析其后续带来的广泛影响。

台风“摩羯”的生成与四次登陆路径

生成与初期发展

台风“摩羯”于2024年9月1日晚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由日本提供命名,意为摩羯星座,生成后,“摩羯”迅速增强,于9月2日下午在菲律宾东北部奥罗拉省卡西古兰市首次登陆,此后,它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增强为超强台风。

四次登陆过程

1、菲律宾吕宋岛:9月2日下午,“摩羯”首次登陆菲律宾吕宋岛,标志着其破坏力初现端倪。

2、中国海南省文昌市:9月6日16时20分,“摩羯”以近巅峰强度(62米/秒)登陆中国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成为当年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

3、中国广东省徐闻县:当晚22时20分前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58米/秒)再次登陆中国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沿海,进一步加剧了华南地区的灾害。

台风摩羯为何四次登陆及其后续影响

4、越南广宁省:9月7日15时30分前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58米/秒)登陆越南广宁省南部沿海,完成了其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登陆。

台风“摩羯”四次登陆的成因分析

偏西路径与偏北角度小

“摩羯”生成后,其路径以偏西行为主,偏北角度较小,这导致其能够穿越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进入9月后,偏北风逐渐增强,进一步压制了“摩羯”向北移动的幅度,使其能够多次登陆。

季风活跃与热带低涡系统

南海季风在“摩羯”活动期间非常活跃,维持了一条东西向赤道辐合带,为“摩羯”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特别是在9月4日,“摩羯”两侧的孟加拉湾和日本以南洋面上的热带低涡系统,为其注入了大量水汽,促进了其强度的维持和增强。

越赤道气流与弱冷空气

9月以来,南半球的冷空气活动频繁,越赤道气流持续增强,为“摩羯”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摩羯”进入南海后,恰逢北方弱冷空气南下,增强了其北侧低层向台风中心的流入,进一步促进了其强度的维持和发展。

南亚高压与垂直切变

南亚高压南界靠北,为“摩羯”营造了一个垂直切变较小的环境场,有利于其稳定发展,这种稳定的环境条件使得“摩羯”能够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长达64小时,刷新了多项记录。

台风“摩羯”的后续影响

直接灾害损失

“摩羯”的多次登陆给菲律宾、中国、越南等多个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害,截至2024年9月7日,“摩羯”已造成菲律宾20人死亡;中国海南省4人死亡、9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90.24亿元;越南则有14人死亡、176人受伤、13人失踪,台风还导致多地出现断电、停水、交通中断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农业与渔业损失

特别是海南省和广东省的沿海地区,农业和渔业遭受了重创,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导致大量农作物倒伏、经济林果受损严重,徐闻县作为“中国香蕉第一县”,其香蕉种植业几乎全军覆没,台风还导致渔船受损、渔网丢失等渔业损失。

基础设施与民生影响

台风“摩羯”还造成了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多地出现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桥梁损毁等情况,电力和通信设施也遭受重创,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断电断网现象,这些基础设施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增加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难度和成本。

灾后恢复与重建

面对“摩羯”带来的严重灾害,各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2亿元支持灾后应急恢复工作,武警官兵、消防队员等救援力量也迅速投入一线,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访客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