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公共卫生防御再添利器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猴痘疫情的持续蔓延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这一挑战,我国科研人员在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于近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成为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猴痘疫情防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猴痘疫情的全球挑战
自2022年猴痘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以来,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已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超过10万例确诊病例和226例死亡病例,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的主要毒株为“分支Ib”型变异毒株,其致病性更强,病死率也更高,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猴痘的传播途径多样,不仅限于动物传人,还包括长期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受污染的个人物品以及与皮疹区域的直接接触等,使得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我国猴痘疫苗研发的突破
面对猴痘疫情的严峻形势,我国科研人员迅速响应,投入到疫苗研发工作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凭借其深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疫苗开发经验,成功研发出基于复制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的猴痘减毒活疫苗,该疫苗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临床数据论证,疫苗采用成熟的细胞工厂生产工艺,工艺稳定,质量可靠,经临床前研究证明,该疫苗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能够产生针对猴痘病毒攻击的良好免疫保护,为后续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与展望
疫苗获批临床是疫苗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该疫苗已经通过了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可以进入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阶段,在这一阶段,科研人员将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接种试验,进一步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疫苗的最终上市提供科学依据。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表示,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进猴痘疫苗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工作,争取产品早日上市,满足我国对猴痘疫情防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需求,公司也将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疫苗研发成果,为全球猴痘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猴痘疫苗研发的国际视野
在全球范围内,猴痘疫苗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多家国际制药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和科研力量,致力于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猴痘疫苗,mRNA技术在猴痘疫苗研发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布的美国莫德纳mRNA候选猴痘疫苗mRNA-1769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在预防猴子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及降低体内病毒水平方面表现优异,为猴痘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猴痘疫情防控的综合策略
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猴痘疫情的防控还需要综合施策,要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猴痘疫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猴痘疫情带来的挑战。
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全球猴痘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进展,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猴痘疫苗将早日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我们也期待国际社会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