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一场名为“贝碧嘉”的强台风以惊人的破坏力登陆了中国东部沿海的上海,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这场台风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雨挑战,还考验了城市应急管理和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本文将通过多个视角直击“贝碧嘉”的破坏力,展现这场自然灾害的严峻性以及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勇气。
台风登陆瞬间
9月16日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时,台风“贝碧嘉”已经悄然逼近上海,7时30分前后,其中心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了惊人的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这一登陆瞬间,标志着上海正式进入了台风“贝碧嘉”的肆虐范围。
风雨交加,破坏力惊人
随着台风“贝碧嘉”的登陆,上海迅速被狂风暴雨笼罩,在滴水湖附近,风力已超12级,接近13级,雨势更是如瓢泼般倾泻而下,记者在现场描述道:“我现在已经基本站不稳了,消防人员帮我绑了一个安全绳,路边的护栏已经被吹断,行道树也被强风吹倒,雨点打在我的身上,像针刺一样疼。”这样的场景,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台风“贝碧嘉”的恐怖破坏力。
在台风的影响下,上海全市的公园闭园,轮渡全线停航,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所有航班也一度停止起降,铁路部分列车停运,高速临时关闭,地铁公交运行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些措施虽然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但也是为了确保市民的安全。
城市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台风“贝碧嘉”的强风不仅让树木倒伏、路灯杆被连根拔起,还导致了许多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受损,工地铁皮围墙被狂风掀飞,电线杆被连根拔起,电力和通讯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基础设施的受损,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也给后续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上海中心大厦,这座高达632米的摩天大楼也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其内部的千吨“阻尼器”在台风中晃动明显,显示出了台风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上海中心气象台更是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更新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上海市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苏州同样遭受重创
与上海相邻的苏州也未能幸免于难,从9月15日晚上开始,苏州就迎来了台风“贝碧嘉”的狂风暴雨,预计苏州在9月15日夜里至16日白天阵风可达10-12级、水面12-13级,雨量更是达到了暴雨到大暴雨级别,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特大暴雨。
在苏州太仓浏河附近,监测到了13级大风,风速达37.5米/秒,成为近些年破纪录的风力,昆山淀山湖淀峰村湖面上风急浪高,进一步证明了台风“贝碧嘉”的强大威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苏州市迅速启动了Ⅰ级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交管、供电等部门连夜值守加强巡查,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
市民自救与互救
在台风“贝碧嘉”的肆虐下,上海和苏州的市民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救和互救,有的市民提前储备了食物和水等生活必需品;有的市民则加固了自家的门窗和阳台上的物品以防被风吹落伤人;还有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确保交通畅通。
在救援方面,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的救援人员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冒着狂风暴雨深入灾区进行搜救和救援工作,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些自救和互救的行动不仅减轻了政府的救援压力也展现了市民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政府应急响应与恢复工作
面对台风“贝碧嘉”的破坏力上海市和苏州市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他们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一方面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则积极组织救援力量对受灾群众进行搜救和安置工作。
在恢复工作方面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方案,他们首先组织力量对受损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抢修和恢复工作确保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则加强对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最后则积极组织力量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