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
回答:新能源汽车最新国家标准
1.GB/T 34598-20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
《GB/T 34598-2017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 技术条件》规定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试验方法。该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2018年5月1日起实施。标准起草单位有中车时代电动、中汽中心、安凯汽车、宇通客车、北汽福田、苏州金龙、厦门金旅、天津比亚迪。
2.GB/T 34585-2017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
《GB/T 34585-2017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规定了纯电动货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试验方法。该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2018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起草单位有:中汽中心、东风商用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新能源、重庆长安新能源、普天新能源、比亚迪。
其他回答
国家新能源在我看来,随着针对新能源车汽车国家补贴的退出,电车涨价是大势所趋,必然的。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面对国补退场,多个品牌陆续发布了包括锁单、限时保价、预告涨价等动作积极应对。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会迎来新能源车企的疯狂促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攀高峰。而在这之后,迎来的便是电车的普遍涨价。
目前,每辆新能源车能够享受的补贴基本处在4800元到12600元之间,但是步入2023年将不再享受这种大额力度的补贴。车企是不可能也不愿意单独承受这笔“巨大的损失”,涨价是必然的。
广汽埃安发表声明称“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进行上调,幅度为3000元到8000元不等”。无独有偶,比亚迪汽车也计划把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涨价,幅度在2000元到6000元不等。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涨价还和原材料有着重要的关系。有关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电池级碳酸钾已经从最初的6万元(2021年年初)每吨上涨到50万元每吨,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有,由于竞争的激烈,车企对于研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也是与日俱增。
一系列的情况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会迎来价格的上涨。另外,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有少量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才能够盈利。随着购车补贴的政策的不再执行,许多小型车企势必面对更难的生存挑战。如果涨价,就很大概率会失去一批顾客,但是不涨价,自己又很难经营下去,破产或许就是早晚的事。
当然,虽然补贴不再,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补贴政策还是会继续延续到2023年12月31日的,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不过社会生存法则一直都是“优胜略汰”,在这次的大调整中生存下来的也都是具备实力的,究竟哪些车企能够在这波调整中生存下来并生存发展起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新能源的特有有: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目前,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太阳能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汽车新能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国家大力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汽车新能源战略开始进入加速实施阶段,开源节流齐头并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