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多地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从东京的多摩川到大阪府的摄津市,再到冲绳县的美军基地周边,水体中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超标现象频发,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日本多地水体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重点关注驻日美军基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水体污染现状
日本环境省公布的2022财年全国水质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38个一级行政区的1258处水体中,有111处PFAS含量超标,大阪府摄津市的一处地下水更是检测出了PFAS含量达到日本暂定国家标准的420倍,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冲绳县、东京都等地,其中不少地区与驻日美军基地相邻。
PFAS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机氟化合物,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它们会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对生殖健康、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具有潜在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署已将其中一种代表性物质全氟辛酸(PFOA)列为致癌物,将另一种代表性物质全氟辛烷磺酸(PFOS)列为可能致癌物。
驻日美军基地的污染嫌疑
驻日美军基地成为日本多地水体污染的主要嫌疑对象,以东京的驻日美军横田基地为例,该基地曾多次发生泡沫灭火剂泄漏事件,导致周边土壤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横田基地东侧地区的地下水中的PFAS浓度明显高于西侧,与基地内泡沫灭火剂的使用和泄漏情况相吻合。
冲绳县的美军基地周边也频繁检测出PFAS超标,冲绳县政府曾要求美军在基地内查找并净化污染源,但美军以“花费高”为由拒绝,冲绳县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在美军基地周围的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血液中PFAS含量超标。
驻日美军基地的污染问题不仅限于PFAS,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引发了国内外广泛争议,尽管日本政府声称排海系统“很安全”,但福岛核电站周边海域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仍然超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污染源难以确认与治理困境
尽管日本多地水体污染问题严重,但污染源的确认却面临诸多困难,根据1960年签订的《日美地位协定》,驻日美军享有排他性管辖权,不承担恢复原状的义务,没有美军的许可,日方不能进入驻日美军基地调查,这导致污染源一直无法确认。
这一困境在冲绳县尤为突出,冲绳县曾多次申请进入美军基地调查污染源,但均未实现,日本政府虽然对污染问题心知肚明,但往往采取隐瞒迟报的态度,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进一步加剧了居民对健康威胁的担忧和不满。
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水体污染问题,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应加强对驻日美军基地周边水体的监测和调查力度,尽快确认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应加强对核污染水排放的监管和评估工作,确保排放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日本政府还应积极与美方协商修改《日美地位协定》,为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进入美军基地调查污染源提供法律依据。
日本政府还应加强对国内化学工厂的监管力度,防止类似PFAS等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排放,应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水体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日本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能够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应对水体污染问题,也希望驻日美军能够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地区的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