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穿越哀牢山现场画面,勇气与忠诚的见证

访客 百科 2024-10-17 120 0

哀牢山,这座全长约500公里的山脉,因其未开发区域的恶劣环境和神秘色彩,成为了探险者和军事人员心中的圣地与挑战,彝语中,哀牢山意为“虎豹出没的地方”,而它位于中越边境的一段,更是被当地百姓称为“死亡森林”,这里密林重重、沟壑纵横,环境之恶劣,常人难以想象,正是这片被视作禁区的土地,成为了南部战区陆军“老山旅”官兵们日常巡逻的必经之路。

2023年春节前夕,记者有幸跟随“老山旅”的战士们,一同穿越哀牢山,记录下他们边境巡逻的惊险画面,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中越陆地边界82号界碑,途中需要穿越原始森林,面对无数未知的挑战。

出发前,官兵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备好了砍刀和棉衣,以应对可能遇到的密林和寒冷天气,砍刀用于开路,棉衣则能在寒冷的夜晚提供必要的保暖,即便有了这些准备,哀牢山的恶劣环境仍然给巡逻队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夏天,哀牢山的暴雨是巡逻队伍最大的敌人,雨水如注,河水迅速上涨,甚至能淹没到腹部,战士们不得不借助绳索,小心翼翼地过河,在这个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曾有战士在这里摔骨折,也有战士险些滑倒坠入河中,他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巡逻的路上。

部队穿越哀牢山现场画面,勇气与忠诚的见证

冬天,哀牢山的寒冷和湿滑则成为了新的挑战,海拔高、温差大,加上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人体极易失温,重度失温从感觉到失温到失去生命体征,仅需要两个小时,巡逻的过程中,战士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旦察觉到有失温症状,他们便需要立即生火取暖,尽快换上干爽的衣服,以保证血液的循环升温。

山高林密,为了不迷失方向,官兵们沿着山中河道前行,裸露的河床上面布满了青苔,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的挑战,还要时刻警惕可能遇到的野生动物和毒蛇,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任何一点声响都可能引起野兽的注意,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体能,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巡逻的路上,战士们为一些险要路段取了名字:“老虎嘴”、“蚂蟥谷”、“绝望坡”,从名字就能想象到巡逻路上的艰险,他们需要用走鸭子步和猩猩步的方式,才能通过这些险要路段,从山底到界碑的高差有2000多米,当地人说“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越往里走,林木越密,脚下是厚厚的陈腐树叶,踩下去就会冒出浑水,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依然坚定地前行,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领土。

经过近8小时的艰难跋涉,巡逻分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中越陆地边界82号界碑,他们庄严地宣誓,用生命捍卫祖国的主权,这一刻,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化作了无比的自豪和荣耀。

近年来,随着边防设施的不断完善,无人机、监控雷达等多种科技手段被应用到边防巡逻中,旅里还采购了两种抗蛇毒血清,配备到了边防连队,这些现代化的装备和手段,大大提高了执勤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战士们来说,无论装备如何先进,都无法替代他们心中的那份勇气和忠诚。

在这片被视作禁区的土地上,战士们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领土,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主权,他们不仅是国家的守护者,更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的存在,让这片神秘而危险的哀牢山,成为了一个充满勇气和忠诚的见证。

每一次巡逻,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战士们从未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军人,他们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出色的技能,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祖国的边关,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哀牢山的巡逻之路,是艰难而漫长的,但正是这样的艰难和漫长,才更加凸显了战士们的勇气和忠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祖国的边关,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安宁和幸福,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仰的人。

让我们向这些坚守在边防一线的战士们致敬!是他们用双脚丈量着祖国的领土,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主权,他们的存在,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我们最温暖的依靠,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他们继续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访客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