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答案
你不必要知道为什么考初中,你知道了也没用,反正就是考,你背会就行了。
其他回答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高考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23、《永遇乐》中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句是: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永遇乐》中词人遥忆当年抗金战火弥漫扬州的词句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蜀相》中抒发了诸葛亮及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的诗句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书愤》中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归园田居》中写出陶渊明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生活的两个对偶句是: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补充初中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
《孔子语录》
1、《论语》中强调将“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提倡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的美德的句子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4、《论语》中强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5、《论语》中认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6、《论语》中提倡选择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参照别人缺点以改正自己的语句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论语》中借松柏的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表明 “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来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体现了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的句子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论战》中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3、《曹刿论战》中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作铺垫,反衬曹刿聪明机智的语句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论战》中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四字短语是:彼竭我盈;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追击的四字短语是: 辙乱旗靡。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下令 “受上赏”的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中赏”的是:上书谏寡人者;
“受下赏”的是:闻寡人之耳者。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冷静理智地分析家事,以便与国事进行类比的语句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高考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三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写照桃花源内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内和平劳动、社会生活平静快乐的句子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反映出桃花源人淳朴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的前后四个句子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5、《桃花源记》中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峡》
1、《三峡》中表明三峡山高陡峭遮蔽日月的句子是:
重巖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三峡》中用骑马来侧面描写以衬托“夏水”湍急的两句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三峡》中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三峡》中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三峡》中渲染三峡的秋景肃杀凄清的句子是: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三峡》从渔歌中体会山高峡长、山猿哀鸣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马说》
1、《马说》中写照千里马遭遇悲惨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说》中概括地表现千里马的最大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要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中述说“食马者”摧残千里马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马说》中包含著作者的悲愤情感,又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马也。
《陋室铭》
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自然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以文人雅士交往表现陋室主人学识渊博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体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陋室铭》中陋室主人的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陋室铭》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
孔子曰: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以“仙”与“龙”为山、水增色,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富有充实的语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中明写滕子京的政绩,暗含作者心中对仕途沉浮的悲慨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岳阳楼记》中总写岳阳楼前景色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因洞庭湖景“一阴一阳”的变化,观景者心情也“或喜或悲”,抒发悲哀之情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抒发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胸怀博大的句子是: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岳阳楼记》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退”意思对应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人还:
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是高考语文测试的常见内容,考查的形式有填空式默写、判断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品析性默写和引用性默写等。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理解默写训练及参考答案50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理解默写训练50题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 。?
3、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 。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 。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 ,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 ?。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 ?。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 ?。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 。?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 。?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 。?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 , ?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 , 。?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 , ,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 。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 ,
?自勉。
31、《琵琶行》中的? , ?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 , ?,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 。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 ?。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 ?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 。?
43、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6、在《离骚》中,屈原用? ,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 , ?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 , ?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报任安书》)
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