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的两个故事

爱是人类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它有时候甚至比自身的物质需求还要重要。爱的教育,是一个人类社会长期探索的课题。以下是两个关于爱的教育的故事。

故事一

伊莲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她的祖母相依为命。虽然对于她年龄来说孤独是件可怕的事情,但祖母每天工作完回来的时候,总会带一些小礼物给她,还会陪她玩耍,好像这个世界上属于她的唯一港湾只有祖母一样。可是,祖母却患上了绝症,不幸的是,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悲伤让伊莲自闭,她不再与世界交流;爱的渴求却越来越强烈。终于,在某个深夜里,她和怀里的布偶搭起了对话。从此以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周连续几个晚上和布偶交流。这样持续了好几个月,华丽的,包裹纱状的布偶在交流中化身成了祖母,但这种交流,都是在她和布偶之间发生,外面的世界,她没有打开过任何的门窗。

母亲和她的哥哥回来了,他们发现伊莲重新成为了孤立的小女孩。母亲开始反省,因为仅仅赚钱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孩子的玻璃心和精神上对于关心和陪伴的需求,而只有真正的爱,才能人性的赋予意义。于是,母亲开始每天陪伊莲交流,任由孩子自由地选择她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这样,伊莲才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和家庭氛围的温暖。

故事二

王先生和李先生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在九十年代初,还不足五岁。母亲对她的爱很公开,而父亲对于一个眉眼轩昂的五岁孩子,总是有股骄傲之情,但是,总是束缚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于是,父女之间,总是纠缠和抗衡。 想到自己的孩子,王先生渐渐明白,其实自己一直都没有真正理解爱的关键所在。他也想扮演一个好父亲的角色,更宝贵的是,他从内心深处,真正在关爱他的孩子。就这样,他和孩子一起帮忙干活,教她把握自己的待人接物,切忌自扫门前雪。他们一起玩耍,玩游戏,提醒自己,不要过度的束缚孩子们。就这样,他们玩得越来越好,王先生的女儿也逐渐成了命运的常客,成为一个受别人喜欢的,有智慧的小女孩。

结论

每个人都需要爱,特别是在童年时期,爱是非常重要的。而爱不是简单地通过言语来表达的,而是通过日常的行为中显露的,因此,在爱的教育中,行为比言语更重要。当我们真正了解爱的定义时,我们开始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仅仅为孩子提供生理和物质上的关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访客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